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医疗器械产品策划>西北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

西北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

发布时间:2020-11-01 点击数:432

陕西居中药资源大省之列,全省中药种植养殖和中药工业年产值达600多亿元。

在国家政策利好,亚健康人群、老年儿童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的促进下,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向好。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806亿元,复合增长率为8.2%。陕西是科技大省,又是医药大省,依托中医药资源、文化、气候、交通、科研人才、园区和龙头企业等众多优势,中医药产业发展突出。

 

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陕西省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法,全省确诊病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占比达93.5%。文章从产业规模、产业链、空间链、创新链、政策链等维度梳理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,初步分析陕西省发展中医药产业的“天然基因”优势,以期政府、科研院所和企业用足资源优势,做强中医药产业,助力“秦药”享誉国内外。

 

一、产业规模

 

陕西居中药资源大省之列,中药材年产量近百万吨,为中药工业、大健康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。根据陕西日报6月报道,全省中药种植养殖和中药工业年产值达600多亿元。

 

中药种植养殖方面,陕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、品种繁多、品质优良。目前主产天麻、猪苓、杜仲、柴胡、黄精、林麝、附子、厚朴、元胡、丹参、连翘、五味子、桔梗等药材,已建成多家中药材GAP基地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认证。根据火石创造产业大数据,陕西省拥有中药种植、养殖相关公司和基地8788家,其中商洛市、汉中市和安康市为中药种植大市,种植、养殖基地和相关公司超过1000家。

图1 陕西省主要中药种植、养殖基地分布图(按地区)

数据来源:火石创造数据库

 

中药工业方面,陕西省拥有中药研发、生产企业281家,主要集中在西安市、咸阳市和渭南市。

图2 陕西省主要中药研发、生产企业分布图(按地区)

数据来源:火石创造数据库

 

二、产业链

 

随着医药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的不断升级,陕西中医药产业经济效益日益突显,呈现上升发展趋势。涌现出了以步长制药集团为龙头的中药产业群,陕南有盘龙、汉王、安康正大制药等,陕北有常泰、天宁制药等,关中更是聚集了许多优秀中药企业如西安金花、西安正大、西安碑林、西安世纪盛康、陕西康惠制药等等。其中,步长制药、盘龙药业、康惠制药等企业已成功登陆主板、中小板上市。

 

陕西省生产了许多闻明全国的地域性特色品种,如脑心通胶囊、金天格胶囊、盘龙七片、金嗓系列品种、复方皂矾丸、平消片(胶囊)、绞股蓝总苷片等,单品种产值均超过上千万甚至更高。步长公司的“丹红注射液”单品种年销售额可达50亿人民币,脑心通胶囊在中药大品种(全品类)科技竞争力百强榜中位列第四。

 

表1 陕西省中医药产业重点企业(部分)

资料来源: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
三、空间链

 

陕西省核心园区中,大部分将中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,并建设运营了一批中医药特色园区,树立鲜明的产业发展旗帜,逐步形成集聚效应。

 

(一)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

 

基地占地54.5平方公里,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5平方公里,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、国家级医药出口基地、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生物医药园区,可承载用地项目及科研项目落户。目前已落户西安杨森制药、力邦制药、必康制药、国际医学等知名企业,同时也培育了康拓医疗、巨子生物、新通制药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。园区重点招商方向:医疗器械类(IVD、POCT)、服务外包类(CRO)、化学药、中药。

(二)华阴市生物医药产业园

 

园区总规划面积30615亩,建设共分三期。园区以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,以“绿色、新型、环保”为理念,大力发展以现代中药、化学制药、生物医药、医疗包装为主的医药健康制造业,积极培育总部服务经济和文化休闲经济功能,构建生产制药、科研孵化、展销培训、康体养生、商贸居住、人文休闲的多链条、高融合的新兴产业生态园。园区设置中药种植区,结合医药企业的生产需求,建立规模化、专业化、高标准的以黄柏、黄精、五味子、秦皮、五倍子、华山参、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,可减少用药企业原材料运输成本。

(三)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

 

园区是陕西省首批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,总体规划面积8平方千米。园区以专业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生态化为发展目标,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药及制剂、现代中药、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设备、生物技术食品、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,不断完善研发孵化、中试生产、交易展示、物流配送、生活配套等多元化功能,全力打造陕西省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咸阳市产城融合示范区、旬邑县产业发展引领区。目前,园区入驻企业23家,陕西海天制药、三正药业、圣威天泽药业、龙盛堂药业等企业先后入驻园区。

(四)国家火炬咸阳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(咸阳高新区)

 

产业基地依托咸阳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建设,聚集了步长制药、修正药业、康惠制药、摩美得等国内外知名药企,拥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产品,涵盖研发、生产、服务等各个环节。2019年,园区企业共有医药企业51户,产值100亿元,成为了高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。产业基地将建设成为集现代中药研究、加工制造、产业孵化、医药物流配送、健康服务、中医药文化展示等一体化、特色鲜明的中医药综合产业示范区。

(五)西北国际中医药产业园

 

园区建设是经商务部、国家仓储协会及陕西省批准的重点项目,在西北地区依托陕药集团在医药领域的基础优势,承担着重塑“秦药”品牌的重任。园区总建筑面积70302平方米,建成后将以关中、陕南、陕北15个药材基地为依托,打造完整的中药材种植加工、仓储物流、贸易服务产业链。

四、创新链

 

1.中医医疗资源

 

根据网络公开资料,陕西省拥有中医医院177家、中医门诊部56家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建成1786个中医馆,聚集了陕西省中医医院、西安市中医医院、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一批在国内享有美誉的三甲医院,作为中医药产业链下游和研究的重要支撑,为陕西中医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

 

2.科研资源

 

根据网络公开资料,陕西省具有雄厚的科研优势,拥有西安交通大学、第四军医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西北大学、陕西中医药大学、西安医学院等近十所高校,省内设置中医学、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校有22所,拥有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40余家,从业人员两万余人,整个综合科技实力位列全国前茅。陕西多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多项科技项目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
 

3.领军人才

 

“国医大师”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者,是国之瑰宝。评选“国医大师”的重要目的就是推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,做到代有传人,生生不息。据了解,陕西省共有张学文、郭诚杰、雷忠义3位“国医大师”。

 

4.创新成果

 

根据火石创造产业大数据,截至2020年10月14日,陕西省内CDE受理中药2201件;累计获批国产中药631件,中药/天然药物临床试验41件,集中在Ⅱ期(25件)和Ⅲ期(8件)。获得中医药方面发明专利授权657件,其中陕西步长、盘龙药业、千禾药业、西安碑林药业、康惠制药、东科制药等公司获得中医药方面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居全省前列。陕西中医药企业承担国家、省市级课题40余项,包括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中药新药——可欣舒片的研究(西安新通公司)、中药乳康片品种创新(安康正大制药)、黄虎前列胶囊及其制备方法(兴邦药业)等项目。

 

根据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(2019版),陕西省入围的中药大品种产品数量、总科技竞争力在30个省市中排名第10位,在全国中上游。陕西中药大品种产品平均竞争力居第18位。

 

五、政策链

 

陕西省自“十二五”规划以来便将医药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,中医药是重点方向之一,各项专项政策相继出台,持续释放利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号,提振中医药相关企业的发展信心。

 

顶层设计方面,陕西省政府2015年出台《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通过发展中医养生保健、医疗和特色康复服务,以及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、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产业、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、中医药服务贸易,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和园区,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和龙头产品,推出一批富有陕西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品牌。2017年发布的《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(2017—2030年)》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的目标。明确了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、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、发展壮大中药产业和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海外发展六项重点任务。

 

保护道地、濒危及大宗中药材方面,陕西省出台了一系列中药资源保护措施。《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(2016—2020年)》中提出,要加强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体系建设。加快建立濒危稀缺中药材种养殖自然保护区,重点建设太白贝母、重楼、华细辛、珠子参、麝香等10种濒危稀缺中药材培育基地。《陕西林地中药材发展与保护规划》中提出到2020年底,重点加大10种濒危中药材保护和30种大宗中药材规模化发展的力度,使陕西省濒危中药材得到突破发展,大宗药材规范化、规模化种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
 

2020年4月,《陕西省中医药条例》正式发布,该条例注重挖掘陕西中医药特色与优势,在中药产业发展上凸显秦药品牌,发挥资源优势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该条例规定具有资质的中医医师可以按规定多点执业,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育,充分发挥“国医大师”、名老中医和中医药专家、高年资中医医师作用,鼓励带徒授业等。在保障措施方面,该条例要求,将具备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,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、中药饮片、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等。

 

2020年7月,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提出,以“长安医学”“秦药”品牌为引领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明确了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、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、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表2 陕西省中医药相关政策(部分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资料来源: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
六、优势分析

 

(一)中医药资源优势

 

陕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,自古以来就有“秦地无闲草”的美称,被誉为“天然药库”、“生物资源基因库”和“中药材之乡”,在这里孕育出世代名医炎帝、扁鹊、孙思邀等,留下许多经典名方。全省有药用植物、动物及矿物等中药资源共计4700余种,其中植物药3291种,约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%以上,在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一布置的364个重点品种中,陕西有283种,占比77.7%,其中340种药材被收人《中国药典》。优质地产药材32种,大宗药材400余种,广泛分布于秦巴山区、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。全省超过72个县建有药源种植基地。丹参、山茱萸、天麻、绞股蓝、柴胡、五味子、黄芪、猪苓等中药材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道地药材。其中,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(丹参)成功入选2019年度中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。

 

(二)科研和人才优势

 

陕西省综合科技实力全国位列前茅,设置中医学、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校有22所、研究机构40余家。近年来,陕西省积极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,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作用,建立多学科、跨部门、全产业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,共同推动产业发展。

 

陕西高等教育资源丰富,拥有人才荟萃、学科齐全、基础雄厚的优势。近年来,陕西省多项人才政策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,让企业有了充足的人才后备力量。同时,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充分发挥“国医大师”的学术引领作用,成立了“国医大师”研究院,组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,召开思想传承研讨会暨临床经验学习班,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。

 

(三)中医药文化优势

 

陕西中医药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,中药材文化源远流长。据《新唐书地理志》记载,均州、商州土贡麝香,房州土贡麝香、钟乳、雷丸、石膏,金州土贡麝香、杜仲、雷丸、积壳、黄孽等。说明在唐朝,秦巴地区中药材种植就有了较大发展。其中铜川市是“药王”孙思邈的故里。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已成为铜川规模最大、最为集中、最具影响力的对外交流活动。杨凌是东方农耕文明的发源地。4000多年前,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,就在这一带“教民稼穑,树艺五谷”,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。

 

(四)园区和企业优势

 

陕西省内建成一批以中医药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园区,为中医药成果转化和产品大规模生产、加工提供载体和配套设施支撑。各园区重视软硬件建设,打通中药材一、二、三产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,为产业持续发展打下基础,吸引更多中医药企业落户陕西。目前陕西已形成陕西步长、盘龙药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,同时还有一批产值超亿元、成长潜力大的优势企业。从品种销售额看,脑心通、金天格、盘龙七片、肾康注射液、复方双花片、妇乐片等超2亿元,企业和大品种构建了陕西中医药产业竞争力。

 

小结

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,基础雄厚,产业链体系完备齐整,资源、科研人才、中医药文化、园区和企业优势突出,但仍面临着品种科技含量参差、研发投入不足、产学研用协同不充分等主要制约瓶颈。下一步需扎实做好中药创新品种的研发工作,加快完善创新服务体系,实施品牌战略,做大做强陕西中药产业,抓住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给陕西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,积极引进国内外中药产业重大项目、技术,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,促进中药产业聚集发展,才能使陕西“秦药”享誉全国,走出国门,参与国际竞争。



在线客服